中药山刺梨是收录在《中华本草》里的一种中药材,山刺梨的四气五味为,甘味,酸味,涩味,平性。药物作用在脏腑经络的归属,归脾经,大肠经。山刺梨的功效与作用:健脾助运,止痢。主积食腹胀;肠鸣腹泻。
山刺梨简介、山刺梨的功效与作用
山刺梨的基本信息
中药名称:山刺梨(Shān Cì Lí)
英文名:Root or fruit of Fourpetal Rose
药用来源: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的根及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osa sericea Lindl.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摘果实,晒干;8-10月,采挖根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山刺梨的生态环境和形态性状
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3800m的山顶、山谷斜坡或向阳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原形态:绢毛蔷薇 灌木,高1-2m。小枝灰褐色;皮刺散生或对生,基部常膨大,有时密生针刺。羽状复叶;小叶(5)7-11,连叶柄长3.5-8cm;小叶片卵形或倒卵形,长1-2cm,先端圆或截形,基部近圆形或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密生丝状柔毛;叶柄和叶轴散生小皮刺;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。花两性;花单生,无苞片;花梗有毛或无毛;花白色,直径2.5-5cm;萼裂片4,卵状披针形,被毛或无毛;花瓣4,倒卵形,先端微凹;花柱离生,被长柔毛。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,果梗不膨大,红褐色,萼裂片宿存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山刺梨的功效与作用和用法用量
性味:甘味,酸味,涩味,平性。
归经:归脾经,大肠经。
功效与作用:健脾助运,止痢。主积食腹胀;肠鸣腹泻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9-15g。
中药山刺梨的相关信息
出处: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备注:中药山刺梨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