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山芭蕉子是收录在《中华本草》里的一种中药材,山芭蕉子的四气五味为,苦味,辛味,凉性,小毒。药物作用在脏腑经络的归属,归肾经,大肠经。山芭蕉子的功效与作用:破瘀血;通大便。主跌打骨折;大便秘结。
山芭蕉子简介、山芭蕉子的功效与作用
山芭蕉子的基本信息
中药名称:山芭蕉子(Shān Bā Jiāo Zǐ)
英文名:Seed of Balbis Banana
药用来源:药材基源: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sa balbisiana Colla采收和储藏:种后采收,晒干。
山芭蕉子的生态环境和形态性状
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地山谷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态:野蕉,大型粗壮草本,高约6m。叶柄长约75cm,叶翼张开约2cm,但幼时常闭合;叶片卵状长圆形,长约3m,宽约90cm,基部耳形,两侧不对称,叶面绿色,微被蜡粉。花序长2.5m,雌花的苞片陪落,中性花及雄花的苞片宿存,苞片卵形至披针形,外面暗紫红色,被白粉,内面紫红色,开放后反卷;合生花被片具条纹,外面淡紫白色,内面淡紫色;离生花被片乳白色,透明,倒卵形,基部圆形,先端内凹,在凹陷处有一小尖头。果丛共8段,每段有果2列,15-16个。浆果倒卵形,长约13cm,直径4cm,灰绿色,棱色明显,先端刷缩成一具棱角、长约2cm的柱状体,基部渐狭成长2.5cm的柄,果内具多数种子。种子扁球形,褐色,具疣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山芭蕉子的功效与作用和用法用量
化学成分:种子含-1-二十八烷醇-22-酮(n-octacosan-1-ol-22-one),25-甲基-1(2),7-胆甾二烯-3-酮-5α-醇[25-(2),7-eien=-3-on-5α-ol],野蕉素(musabalbisiane)A、B、C.
性味:苦味,辛味,凉性,小毒。
归经:归肾经,大肠经。
功效与作用:破瘀血;通大便。主跌打骨折;大便秘结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4-6g。
注意:无瘀血者忌用。
中药山芭蕉子的相关信息
出处:出自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备注:中药山芭蕉子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