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香橼是收录在《中国药典》里的一种中药材,香橼的四气五味为,苦味,酸味,辛味,温性。药物作用在脏腑经络的归属,归脾经,肺经,肝经。香橼的功效与作用:舒肝理气,宽中,化痰。用于肝胃气滞,胸胁胀痛,脘腹痞满,呕吐噫气,痰多咳嗽。
香橼简介、香橼的功效作用
香橼的基本信息
中药名称:香橼(Xiānɡ Yuán)
英文名:FRUCTUS CITRI
药用来源: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.或香圆(西南香圆)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趁鲜切片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后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香橼的生态环境和形态性状
形态性状:枸橼:为圆形或长圆形片,直径4~10cm,厚0.2~0.5cm。横切片外果皮黄色或黄绿色,边缘呈波状,散有凹入的油点;中果皮厚1~3cm,黄白色,有不规则的网状突起的维管束;瓤囊10~17室。纵切片中心柱较粗壮。质柔韧。气清香,味微甜而苦辛。 香圆:为类球形,半球形或圆片,直径4~7cm。表面黑绿色或黄棕色,密被凹陷的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,顶端有花柱残痕及隆起的环圈,基部有果梗残基。质坚硬。剖面或横切薄片,边缘油点明显;中果皮厚约0.5cm,瓤囊9~11室,棕色或淡红棕色,间或有黄白色种子。气香,味酸而苦。
如何鉴别:取本品粉末2g,加石油醚(60~90℃)30ml,浸泡1小时,超声处理20分钟,滤过,滤液挥干,残渣加石油醚(60~90℃)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香橼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~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环已烷-醋酸乙酯(5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3%香草醛硫酸溶液,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。
香橼的功效作用和用法用量
性味:苦味,酸味,辛味,温性。
归经:归脾经,肺经,肝经。
功效与作用:舒肝理气,宽中,化痰。用于肝胃气滞,胸胁胀痛,脘腹痞满,呕吐噫气,痰多咳嗽。
用法用量:3~9g。
中药香橼的相关信息
如何炮制:未切片者,打成小块;切片者润透,切丝,晾干。
储藏方法:置阴凉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
来源备注:中药香橼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