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螃蟹脚是收录在《中药大辞典》里的一种中药材,螃蟹脚的四气五味为,苦味,凉性。螃蟹脚的功效与作用:清热,消食,利尿。治宿食内停,小便赤热。
螃蟹脚简介、螃蟹脚的功效作用
螃蟹脚的基本信息
中药名称:螃蟹脚(Pánɡ Xiè Jiǎo)
药用来源:为灯芯草科植物扁杆灯芯草的全草。夏季采收,晒干。
螃蟹脚的生态环境和形态性状
生境分布:生于低山丘陵的水田边、溪沟或小河边润湿草丛中。分布于四川。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根茎短,白色,须根多数。茎扁平,2~3丛生,直立,翼状二锐棱。叶互生;长剑状线形,扁平,长8~15厘米,宽1.5~3毫米,先端渐锐尖,全缘;叶鞘不联合。聚伞花序丛生茎顶;总苞片叶状;小花聚成球状,花疏生,星状,直径1~1.4厘米;花被片6,披针形,绿色或带赤褐色,先端锐尖,等长;雄蕊3,花药长椭圆形,花丝短;子房3室,胚珠多数。蒴果三棱状柱形,3瓣裂。种子倒卵形,长约0.6毫米。花期4~5月。果期5~6月。
螃蟹脚的功效作用和用法用量
性味:苦味,凉性。
功效与作用:清热,消食,利尿。治宿食内停,小便赤热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~2两。
中药螃蟹脚的相关信息
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备注:中药螃蟹脚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所属专题: 《中药大辞典》字母P 《中药大辞典》